這幾年來,聶振民吃遍許多美食,才發現德慶菜榨最美味和開胃,“能憶苦思甜,令人回味無窮?!?/span>
在聶振民的記憶中,德慶菜榨是世代相傳的家常必備小菜,“在我小的時候,由于物質匱乏,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會腌制黃瓜、豆角等菜鲊,每天早晚兩餐都吃粥和番薯,下粥的菜就是菜榨,吃得我們都有點厭倦?!?/span>
上世紀90年代初期,聶振民為了不再過“菜榨下粥的生活”,來到肇慶打工、經商,并買房成家,過上了經常吃大魚大肉的生活。但近幾年,才發現德慶菜榨才是“真正的美味”。
記者走訪和致電幾位在德慶縣城、德慶馬圩等鄉鎮工作居住的朋友、熟人,他們都和聶振民感同身受,都是年少時害怕吃粥和吃菜榨,但是等到人到中年時又特別喜歡食用菜榨。
這十幾年來,記者與許多到過德慶的外地人一樣,每次前往德慶出差、旅游和探親訪友,一定要品嘗德慶菜鲊這一傳統美食,總覺得德慶的黃瓜、豆角等菜榨,在肇慶地區絕無僅有。
不過,德慶的史料中沒有記載德慶人何時開始制作菜榨,記者詢問了德慶的幾位老者,他們也只說自幼就食用菜榨。
《人文德慶》一書記載了德慶菜榨的一段歷史趣事:上世紀70年代末期,一位年邁的德慶籍海外華僑回鄉祭祖,在酒店用餐時一定要吃兒時吃過的黃瓜榨。 ??
這位老華僑在酒店工作人員的張羅下,在德慶縣城近郊村莊的一戶農家吃罷黃瓜榨,不停地贊美道:“我小時候吃過的黃瓜榨就是這個味道?!?/span>
德慶黃瓜榨上肇慶電視臺了,有100多年歷史
本地土菜古法腌制
這幾年來,由于德慶菜榨聲名鵲起,很受外地人青睞,德慶縣旅游局網站將德慶菜榨當作本地美食之一,在網絡廣為流傳。
據德慶縣旅游網站介紹,德慶菜鲊分酸榨、咸榨,酸榨帶水腌制,主要腌制竹筍、蘿卜、豆角、芥菜、白菜等品種;咸鲊則經過反復腌曬,去掉水分再放入壇子中腌制,主要腌制花生葉、黃瓜、大頭菜、芋頭葉、大頭菜等品種。
66歲的聶湛榮是德慶縣新圩鎮石獅村村民,也是德慶縣千萬萬萬位腌制菜榨者之一,“我的阿爺、爸爸都是腌制菜榨的高手,我從小就跟他們腌菜榨?!?/span>
聶湛榮給記者展示了腌制德慶菜榨的工具,介紹了德慶菜榨風味獨特的秘訣。
原來,德慶人腌制菜榨的器皿都是泥壇,這種原生態的陶器也許更適合腌制菜榨。
德慶菜榨的原材料黃瓜、豆角等都是本地土菜,德慶縣近山靠水的地理環境,使黃瓜、豆角等腌制菜榨的蔬菜風味獨特,從而保證了德慶菜榨與眾不同的品質。
每年4月份,聶湛榮就會采摘花生葉,洗凈切碎后用鹽揉搓均勻,然后放入泥壇中用蓋子密封,十幾天后即可食用,一直食用半年多時間都不會變質。
待到5月份的時候,聶湛榮采摘又小又嫩的本地黃瓜,然后用竹簽將黃瓜逐一刺破,“擠出黃瓜中的水分,再放在開水中過水。這些黃瓜撈起來以后放在蛇皮袋中封口,再壓上一塊大石頭,直到壓出黃瓜里面的水汁,最后放入泥壇中用鹽腌制,幾天后就可以食用了?!?/span>
每年6月份開始,聶湛榮又要采摘細嫩的豆角腌制豆角榨,腌制方法依然是祖父和父親傳下來的古法技藝。
由于聶湛榮腌制的黃瓜等菜榨在德慶縣城小有名氣,“我除了自家食用以外,還會賣一些給縣城里的茶樓,供不應求?!?/span>
文章來源:肇慶都市報道 ? 版權屬原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