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(錦年光影)
在滇西北
西藏和云南交界處
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
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天堂
那里依山傍水,常年云霧繚繞
那里炊煙伴夕陽,云朵不流浪
它就是丙中洛,第七條進藏線也是最危險的進藏線—丙察察的起點。
丙中洛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,北靠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,南臨捧當鄉,東接德欽縣燕門鄉,西鄰獨龍江鄉。
那里雪山高聳,云霧繚繞,森林茂密,郁郁蔥蔥,梯田密布,層層疊疊。
那里,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天堂。
三教并存
丙中洛是個多民族聚集區,主要由怒族、傈僳族、藏族、獨龍族組成,絕大多數村寨是多個民族大雜居,很多家庭也是由兩個以上民族組成。
丙中洛還是一個三教并存的地方,有藏傳佛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,一個村里就有三種教堂,一家之中就有兩種教徒。
世外桃源
丙中洛是一個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,沿著怒江大峽谷溯怒江而上,滇藏線上古老的驛道上,似乎還能追尋到昔日馬幫的痕跡。
那里有巍峨聳立的雪山,郁郁蔥蔥的森林,恬靜祥和的田間村舍,神圣高大的教堂和寺廟。
那里有熱情淳樸的人民,即便素不相識,也會邀請到家里烤火喝茶。
那里的三月,桃花盛開,草地青青,綠樹成蔭,怒江江水清澈碧綠,像條綠飄帶蜿蜒在高聳的高黎貢山和美麗的碧羅雪山之間。
那里的山峰常年云霧繚繞,仿佛神之面紗,一花一草都有神靈的守護。
那里被稱為天境,心靈呼吸的地方。
怒江第一灣
怒江經由從云南流往西藏,在丙中洛日丹村附近,由于王箐大懸巖絕壁的阻隔,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,流出300余米后,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,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,因此形成了一個半圓形270o的大灣,它就是著名的怒江第一灣。
灣中心有一個小平原,平坦開闊,三面環水,每年三月,桃花盛開,宛如世外桃源,它就是丙中洛的坎桶村。
*(時光機印記)
重丁教堂
在丙中洛,有一棟美麗的狀如小巴黎圣母院的白色建筑,高高聳立在甲生村,它就是丙中洛地區最著名的重丁教堂。
它是由制造了“白漢洛教案”的法國傳教士任安守于1935年創建的天主教堂,曾經的流血犧牲,曾經的矛盾沖突,最終塵歸塵土歸土,一切都歸于平靜了。
教堂后面,有一塊小小的墓碑,無言地靜靜地立著,它就是在丙中洛居住了49年,創建了重丁教堂的任安守的墓地。
不知得有多虔誠的信仰,多強大的意志,才能背井離鄉,遠渡重洋,跋山涉水,翻山越嶺,到達這個交通不便的偏僻小村莊,直到生命的盡頭,也不曾離開過。
霧里村
丙中洛鎮中心往西藏方向行走,會看到怒江對面有一個寧靜美麗的小村莊,清晨時云霧繚繞,日出時炊煙裊裊,它就是云中霧里的霧里村。
*(時光機印記)
霧里村至今沒有公路直達,只能走懸崖峭壁中開辟出的茶馬古道進入。
*(時光機印記)
走在千年茶馬古道上,俯瞰著絕壁峽谷下奔騰的怒江,讓人不由穿越回那個馬鈴叮當響的年代。
這條古道不知曾經歷過多少歲月的流逝,見證過多少歷史的變遷,曾經的繁華熱鬧,而今歸于寧靜。
走進霧里村,所見房子多為兩層,下層是石頭,上層是木頭,房檐下曬著玉米,墻壁上掛著簸箕,房前,母雞帶著小雞在覓食。
院子里,老爺爺邊抽煙邊望著遠方陷入沉思。
房子外,小孩子們在奔跑追逐,嬉戲玩鬧。
田地里,村民正在趕牛翻土,以便春天播種。
云中霧里,這里大概就是世外桃源吧。
秋那桶
在丙中洛北面,與西藏交界的地方,有一個美麗古樸的小村莊,它有個詩意的名字,叫秋那桶。
怒江邊,公路旁,懸崖下,半山腰,秋那桶的村舍零零散散地分布于各個地方。
這里流云飛瀑,青山綠樹,云霧繚繞,群山環抱。
這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坐看云卷云舒,霧起霧散。
*(時光機印記)
傍晚,太陽漸漸西下,云霧便漸漸聚攏在秋那桶村周邊。
清晨,太陽慢慢升起,云霧又慢慢地從秋那桶村周邊散開。
十字架下,曬著金色的玉米和紅色的辣椒,天特別藍,云特別白。
一花一草一樹,一世界。
心靈呼吸的地方,人神共居的天堂——丙中洛。
*(時光機印記)
如果你討厭上車睡覺、下車拍照,被導游牽著鼻子走的跟團游;或是厭倦了查攻略到吐血、事事自己操心、沒人管沒人問的自助游;想不想自己作主,定制一條個性化的旅行線路?那么來感受一下“旅行新方式定制小團游”:4-12人起獨立成團,彈性行程,可依自己需求及時調整;專車專導享受專心服務。
免責聲明:
本刊部分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臺,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,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請僅作參考。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。